上海市包装技术协会2005年工作总结(上)雅容杜鹃
2022-08-30 16:06:49 和众农业网
2005年是协会继续取得改革和发展新成效的一年。按照韩正市长“服务企业,规范行业,发展产业”的要求,充分发挥服务经济和社会的双重功能,加强组织建设和管理,在理事会集体领导下,圆满完成了理事会的要求和年度工作计划。
在这一年中协会把推进包装产业经济发展,作为协会服务工作重点;全力打造自身品牌,提高协会影响力;认真开展包装行业各项专业活动,推进行业发展;继续开展区域性交流和国际交往,扩大了行业影响,提高了我会社会地位,以“服务”促发展,认真搞好专业委员会工作。不断深化协会改革与发展工作,提高我会工作能力和服务水平。
与此同时,协会的行业凝聚力得到增强,我会地位不断提升,主要工作可概括为:一是制订包装行业“十一·五”发展规划;二是开展有关行业发展决策性课题项目;三是发起和联合主办长三角包装论坛、开展9个分专业专题研讨交流会;四是组团访问韩国,接待 13个省市 近70名代表、7个国家和地区同行的来沪访问;五是组织3次大型包装设计评选展示会,3次包装技术培训活动;六是健全一刊、一报、一网、一站,以及4个专业简报等信息沟通网络平台,《上海包装》杂志在双月正常出版的同时,单月增发油墨、纸包装专刊,为提高杂志专业化程度上作了积极的尝试。 2005年协会获得由市科协赋予的“三星级学会”称号。
2005年协会主要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一、 把推进包装产业经济发展,作为协会服务工作重点
1、争取国家财政支持,推动包装行业开展自主创新、提高包装产业技术能级
要使上海包装行业具有更强的竞争能力,就必须提高行业自主创新能力以及高新技术研发水平。2005年协会借落实“国家财政部关于包装行业高新技术研发资金有关问题的文件精神”东风,在行业重点企业中开展推动包装行业高新技术创新的一系列工作,争取到国家财政的“包装行业高新技术研发资金”230万元。无偿资助上海人民印刷八厂“WP-水性环保印刷包装材料”项目和上海界龙艺术印刷有限公司“数字化技术在包装印刷行业的应用”项目。
2、协助政府开展工作,全面提升上海包装印刷产业发展的水平
⑴ 发挥协会作用,推动普陀区包装印刷产业结构调整及整合,做大做强“一业特强” 包装印刷特色产业
协会积极配合普陀区政府,推进该区包装印刷特色产业发展。整合政府、协会、企业三方资源,共同努力,实现包装印刷产业集聚与发展。2005年包装行业两大集团上海包装造纸集团公司、上海塑料制品公司成功落户普陀区。协会于4月21日与区政府联合举办的“上海市普陀区推进包装印刷特色产业发展研讨会” ,共同探索如何做大做强该地区包装印刷特色产业。
⑵ 继续支持和协助上海国际包装·印刷城完善包装行业集聚平台
上海国际包装·印刷城是普陀区的重点建设项目,是市政府“一区一业”产业规划工程的标志性项目。在我会专业指导和帮助下,已成为提升黄花葱上海市印刷包装产业综合水平的重要基地。2005年重点完善十二大功能中心,在市、区二级政府支持下,建立了上海包装·印刷产业科研设计公共服务平台、上海国际包装·印刷城公共服务信息网络平台。
⑶ 协会推荐的上海市包装设计“原酥醪绣球创设计大师工作室”,为包装设计走向产业化产生了 榜样和推动作用
上海首批11家“原创设计大师工作室”中有二家为我会推荐的包装设计“原创设计大师工作室”:原香港设计师协会主席韩秉华落户闸北区和上海包装界著名高级设计师刘维亚落户普陀区。刘维亚大师工作室在我会的协助和支持下,由包装集团、上海国际包装·印刷城、雍和设计与刘维亚等四方共同组建,开创了包装设计大师与包装大集团共同联合,推动包装设计产业化的运行模式。截止12月20日,韩秉华大师工作室申请专利87项;刘维亚大师工作室申请专利67项。
3、以“适度包装”推动“包装减量化”工作,为建设节约型城市作贡献
为落实市委、市政府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争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示范城市的要求,我会认真在包装行业开展倡导绿色包装,推行适度包装,开展包装减量化工作。
⑴ 深入开展“适度包装”和“包装减量化”课题研究
按照市经委对商品“包装减量化”进行调研的意见,协会受经委委托开展“包装减量化”课题研究,2005年4月最终形成 “上海市商品适度包装的暂行办法”(建议稿)及相关材料,上报政府有关部门。
我会“适度包装”课题的研究成果及“上海市商品适度包装的暂行办法”的制订为相关行业遏制“过度包装”现象提供了理论根据和具体管理办法、为各行业推行产品适度包装提供了具体的界定标准、量化规定、细化要求、管理措施,为各行业制订本行业产品的适度包装标准,开展包装减量化工作打好了基础。
⑵ 推动了上海月饼适度包装工作
在上海市经济委员会支持和直接领导下,我会与上海市糖制食品工业专业协会等四个食品行业协会三次联合召开专题会议,在我会所制订的“办法”基础上,商讨月饼生产行黑籽荸荠业如何推行适度包装,解决上海月饼“过度包装”问题。并联合制定行业自律管理办法“上海市月饼适度包装暂行办法”于2005年3月10日起施行。
为搞好2005年上海中秋月饼工作,推动月饼适度包装,市包协等六协会联合召开“2005年上海月饼产销工作会议”。包协八家设计制作企业在会场内搭建展台,展示优秀包装作品,与月饼生产企业进行交流,洽谈。在会上占上海月饼总产量85%左右的54家著名月饼生产企业向全市发出“上海月饼生产企业行业自律”倡议书。
在我会及兄弟协会的共同努力下,2005年上海月饼市场“瘦身“明显,基本上消除了搭售和豪华包装现象,净化了月饼市场。
⑶ 对国家发改委正在起草的《包装物回收利用管理办法》提出协会意见
协会对“国家发改委起草的《包装物回收利用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认真研究分析,提出11条修改意见和建议,以供政府有关部门参考。
4、参与市人大常委会 “印刷包装产业发展战略课题”研究,探索包装产业与现代服务业的融合发展
为了全面提升上海包装印刷产业发展的能级水平,市人大常委会组织上海有关部委的数位领导组成“印刷包装产业发展战略课题”课题组,思考上海印刷、包装产业发展的战略问题,探索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的融合发展。课题组邀请市人大常委会龚学平主任和胡延照副市长担任课题首席顾问;市人大常委会朱晓明副主任担任组长。我会参加课题组,向人大常委会有关领导提出大量有建议性的意见,并负责课题部分章节的调研编写工作。
5、为包装行业开展“包装工程师职业资格认证”作前期准备工作
为加快与国际接轨的步伐,提高包装行业的整体素质和产业开发能量,培养高层次、实用型的包装工程人才,我会在上海市工程师学会支持下,作了大量前期准备工作,并召开“上海市包装工程师执业资格认证工作”研讨会,对如何在本市开展包装工程师职业资格认证工作进行深层次的探讨和分析。向上海市工程技术人员职称评定工作的主管部门上海市人事局反映开展上海市包装工程师职业资格认证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得到市人事局有关领导的认可。
二、落实中央和市委精神,编制上海包装行业“十一·五”发展规划
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及市委提出的上海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的建议,我会按照《建议》精神,突出思想性、把握方向性、体现指导性,在协会各专业委员会编写的“十一·五”发展规划和建议的基础上,组织力量认真编制包装行业“十一·五”发展规划,在编写过程中还专题听取专家委员会的意见,数度修改,现已大体定稿。
三、打造协会品牌活动,提高协会影响力
1、塑造“东方之星”品牌,为“未来包装设计师” 提供展示创意智慧的舞台
我会打造的“东方之星”设计大赛已成为包装设计界的著名品牌。为了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展示他们的创意智慧,推动包装设计创意产业的发展。首届“东方之星”大学生设计大赛于4月21日顺利举行。大赛组委会收到11个省市30多所大专院校参赛作品800多件(套),共评选出金奖10名、银奖15名、铜奖30名、单项奖100名。充分显示了我们近年来创意设计教育领域的丰硕成果,展示了未来年轻包装设计师的坚实基础和价值趋向。并举行大奖赛颁奖典礼,同时展出获奖作品。
2、发起和联合主办“长三角包装发展论坛”活动,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
为加强区域包装工业经济与科技的协调发展,提高长三角地区商品包装发展水平,借助“第二届长三角科技论坛”的平台,在上海市包装技术协会发起、策划下,9月22日至23日由上海市、浙江省、江苏省包装技术协会共同主办的“长三角包装发展论坛”活动在上海市举行。来自二省一市包装协会以及十二个地市级包装协会的秘书长、浙江大学等四所高校的教授学者、七十多家企业百余名企业代表出席论坛。代表们围绕“包装发展”主题,从长三角包装发展战略到循环经济,科技教育、创新等前瞻性问题进行探讨,各抒己见,探讨交流,表述真知灼见。论坛还编辑发行了论文集,汇集了25篇具有前瞻性、包容性和理论深度的论文。通过“长三角包装发展论坛”的成功举办,为长三角地区包装工业协调、整合、持续发展搭建了一个极为重要的平台。
3、长三角包协工作联动合作,共同打造中国包装“高地”
9月21日沪、江、浙三省市包装纤细草莓协会召开了“长三角地区包装技术协会秘书长座谈会”。会议通过了“长三角包装协会工作联动发展合作意向”,共有八条协调意向。会议决定,“长三角包装发腺淋巴瘤是怎么引起的
腺淋巴瘤有哪些症状
腺淋巴瘤应该做哪些检查
腺淋巴瘤的治疗方法